首页 > > 一句杜诗注释献疑

一句杜诗注释献疑

来源:中华读书报 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-11-15

  年纪愈长,青年时期喜欢李白的心情有所弱化,“渐近杜甫”,是常常想写的题目。杜甫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,对生存场景的精微识见及文字描摹,对下层民众的同情怜悯……这一切,让领会的读者无不深感敬服。杜甫这博大襟怀与独到观察眼光、雕刻一般的文字综合完成的作品,解读起来,有时未见到相同情景,凭一般想象,还真不易到位。

  那天刚从山间回家,晚上卧读时,就见到这样一句:“至老双鬟只垂颈,野花山叶银钗并。”这是杜甫生活困窘,诗歌却十分成熟时期的作品。此诗题目《负薪行》,讲夔州一带女子的一生命运。(夔州,据冯至《杜甫传》,指今四川奉节。)诗作说这一带“更遭丧乱”,(此“更”当为“迭加”意)男子减少,女子甚至四十、五十已经“发半华”(头发一半花白)时,还“无夫家”;此外,当地风习与一般世风不同,是男子当家,而女子在外操持谋生。不仅家庭劳动,还需上山打柴,背负出去卖钱,换回的这有限的一点钱,除去供家用,还需缴纳税租。那种忙累,真不敢想。

  接下来就是上面引出的句子。“双鬟”,几个版本解释为“处女的发式”或“古代汉族未嫁女子的发式”。查清代仇兆鳌的《杜诗详注》(中华书局版第三册),此说似来自大诗人陆游。他在《入蜀记》中说此地:“峡中负物卖,率多妇人,未嫁者为同心髻,高二尺,插银钗至六支……”后面的“野花山叶银钗并”句,读到的版本对此注释是:“意谓这些妇女们是热爱生活的,春来时把山叶野花簪在发上,以作妆饰。”(《杜甫诗选》,黄肃秋选,虞行辑注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)人们热爱生活,这毋庸说,可如此忙累整个家庭生活,还需负薪卖出养家且缴纳税租的女子,居然有暇把野花、甚至树叶簪在头上,不是不可能,总之略觉多想当然成分。再有,历来有头上簪花的习俗,簪“山叶”,除去“楚辞”中带有神话色彩的花环编织描写可能附着有山叶,大山之间的蜀地夔州一带,似乎不曾有这样的爱好,应该也不是国人习惯。

  因为不能充分信任,除去黄肃秋选本,我又从架上取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《唐诗选》查寻。(人民文学出版社“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”之一)对此句,该版本大约觉着头上簪“山叶”有些说不通,直接略去,解说为:“在发上野花和银钗并插”。也不说是有意妆饰,只是说把野花与银钗并在一起。略去原句中“山叶”一物,对于落笔十分讲求字字有来历的杜甫,怕不合适吧。仍未能得到合切解释,再寻找个权威些的本子。从书架检出山东大学中文系选注的《杜甫诗选》。(人民文学出版社“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”之一)对此句,该读本这样注释:“说明生活贫困,没有华贵的首饰,头上插着野花山叶,就和插着银钗一样。钗:妇女绾头发的首饰。并:这里是比的意思。”仍然说头上主动插上“野花山叶”,可此解却说其实没有银钗,是用野花山叶替代(仿若)银钗。这么说,杜甫用的“并”,其实是“比”的意思。“并”字含义,长久下来十分清楚,到语言大师的笔下,含义居然有所改变? 不是不可能,是不能充分服人。

  又去图书馆继续访查。这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册《新选唐诗三百首》,为武汉大学中文系选注。具体到此句,这般解读:“她们到老只落得双鬟垂颈,把野花山叶也作为妆饰品和银钗并插。”还特别释解:“并:依附在一起。”……

  好了,暂且录到此处。引述皆为较权威版本,应该代表了多数注释者的看法。不再翻查引录了,再下去人们就说我是“誊文公”了。说说我的一点亲身感受。这些年因为同学鼓动,常常进山闲游。山间住户,这些年陆续迁居进城,或搬到政府修建的安置点,所以有时十数里不见一户人家。一路上看见,不仅野果无人采摘,就连种下的核桃柿子等果树,也无人收获。核桃自然落地,经霜的柿子挂在枝头,红彤彤一树,成了我们照相的景观。同行者中,总有人乐意顺手采摘些城中稀罕的如香椿芽、黄花、猕猴桃、野韭菜、荠荠菜一类,在树林爬高上下,灌木丛里钻出钻进……一会儿出来,头发上常常“簪”着山叶,或“戴”有野花,惹得大家一阵喧笑。他们却懵然不能自知。

  杜甫此句后面是:“筋力登危集市门,死生射利兼盐井。面妆首饰杂啼痕,地褊衣寒困石根。”“筋力登危”里的“危”,解读大多一致,即“高危”,就是说女子还得费力登高打柴。“射利”就是今天的弄钱。可为何说“死生”呢? 笔者理解,“登危”本身便有大风险,再加之“兼盐井”。盐是官办,有时冒险贩运一些私盐,也是“死生射利”的不得已。经历这一切,我相信“面妆首饰杂啼痕,地褊衣寒困石根”的情景,杜甫是亲眼所见。在这样困窘、泪汗、寒瑟、死生情形下,说她们把野花甚至山叶着意插在头上作妆饰,实在不能懂下大力苦寒者的生存情状。更早些年,我们进山,常见路边石根下,男人或女子背着高过头顶的柴枝,回家或赶集出卖(此诗的题目正是《负薪行》)。满脸的挣扎,头发上每每沾不少“山叶”,绝非有意“簪”上。

  由于亲眼所见,亲身感触,所以笔者以为此句杜诗,当解说为:女子因为山间谋生,“登危”打柴过程,头上有树林灌木丛的“野花山叶”沾附(绝非有意簪在头发上),与银钗并在一起而不自知。(这银钗,在山间,也不罕见。这物件,一般都是女子长到十七八岁甚至更小,家人便为她置办上的,是妆饰亦为簪发实用;或者女子出嫁时置办银钗,算作嫁妆之一。家境贫寒,女儿出门,娘家几乎拼尽家产,为她弄一点可以念想的不甚值钱的“值钱物件”。在女子,既是饰品,又是记忆。)杜甫亲眼目睹她们野花山叶粘头发的可悲情形,深心为她们的辛劳痛楚,不加修饰,疾笔书出,凭着场景的真实产生震撼效果,因而直刺人心。杜甫对下层的伟大同情无限悲悯之心至忱,是他千百年来感动后人的重要缘由。(杨建民)


责任编辑:通化县纪委监委网站

版权所有: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纪委

吉ICP备20003577号

通化亿佳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


“清廉通化县”公众号